他们是“小发明家”“科普小使者”

发布时间:2023-02-06 13:48 阅读次数:

  长沙晚报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 岳霞 通讯员 苏娜)近日,教育部、中国福利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布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评审结果,全国共有1542名学生获奖,其中,长沙7名学生榜上有名。

  评审结果一出炉,这群获奖的长沙少年备受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学生,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生活处处激发我创作的灵感”

  在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一栋教学楼楼顶,有一个105平方米的屋顶农场,农场里种植的瓜果蔬菜丰富多样,像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在屋顶农场种植活动中,我发现西瓜、丝瓜出现了生长不良的情况,瓜果数量少、质量不高。”学生尹文博带着疑惑找到了学校的科学老师,老师决定以屋顶农场为基地,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尹文博和同学们发现问题出在瓜果的授粉阶段。因为跟平地菜园比起来,屋顶少有昆虫光顾,而丝瓜花、西瓜花是虫媒花,这样势必会降低自然条件授粉率,从而影响产量。他们经过绘制设计图、拼装器材、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现场测试等步骤,最终设计了一款智能柔性传粉机器人,能代替人工和昆虫传播授粉,尤其适用于屋顶农场。

  只要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科技创新就不复杂。“搬了新家后,发现住的地方车位紧张,私家车位总是被占用,而且车位锁使用非常麻烦。”车主的困难又激发了尹文博解决难题的斗志。尹文博设计了一款“一体式车牌识别辅助停车地锁”,这款智能车位锁的摄像头核对预先输入的车牌后,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让车位锁阻挡器自动升起,还可以实现语音提示倒车,让停车更便捷更安全。这件创意作品获得了第十六届宋庆龄少儿发明奖湖南省二等奖。

  “我已经做好了当‘昆虫学家’的准备”

  芙蓉区育才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卿浩诚已经做好了奖金分配计划——800元捐给春雷公益,给乡村学校建图书角;自己留200元买昆虫和标本制作材料。

  卿浩诚从小就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浩诚爸爸介绍,从孩子3岁开始,他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游走于岳麓山、桃子湖、浏阳河畔等城市绿洲,或者进入省科技馆、省地博馆、省博物馆、三馆一厅等科普基地。

  卿浩诚就读的芙蓉区育才三小有一片“娃娃农园”,用来给学生和老师种植花卉和果蔬。卿浩诚对农园内危害花卉和蔬菜成长的害虫进行了三年长期观察,提出“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来保护娃娃农园的花卉和蔬菜。根据观察结果和思考,他和同学完成了《学校娃娃农园主要害虫情况调查及生物防治策略初探》,该论文曾获第42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等奖项,并将代表湖南省参加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卿浩诚还策划了学校的首次自然生物展,他将自己几年来制作的100多件昆虫、植物、矿石标本进行布展设计,在课间和放学时,给来参观的全校2000多名同学作导览讲解。他在学校办了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兴趣班,自己当老师,精心备课、准备材料,在兴趣班上,全校各年级的同学在这个“小小生物学家”的讲授和操作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制作标本、识别昆虫。大自然成了卿浩诚的另一所学校,他制作的育才三小昆虫地图是长沙市首张小学校园昆虫地图,里面记录了20多种在校园里发现的昆虫。

  2021年暑假,卿浩诚参加了由蒲慕明院士带领,20多位博导、教授、博士担任教员的湖南科学夏令营,近距离感受了大师的科学精神和敬业勤勉。蒲院士还在他写的论文上题词鼓励道:“祝卿浩诚将来成为出色的生物学家。”

  “我已经做好了当‘昆虫学家’的准备。”卿浩诚说。

  坚持舞蹈“提高自己的毅力”

  宋庆龄奖学金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设立的国家级奖学金,每两年颁发一次,评选条件十分严格: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为中小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刘鑫宇是雅礼麓谷中学2104班学生,13岁的他已经有7年的舞蹈学习经历。“他两三岁时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到了6岁,我试着让他接触了中国舞,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妈妈李立芬说。

  学习舞蹈7年来,刘鑫宇获得了不少奖项——第二届中国梦·艺术行系列才艺大赛(湖南赛区)中民族舞小学A组《猫鼠之夜》一等奖;少儿才艺大赛(湖南赛区)少儿组《苗娃娃》特金奖等等,在绘画、演讲、信息技术竞赛等比赛中也获奖无数。

  舞蹈之于刘鑫宇不仅仅是热爱,“提高自己的毅力”是他多年练舞的收获。“有一年冬天,练舞之前没有充分地热身,在撕腿训练时不小心拉伤了,为此休息了一个多月。”刘鑫宇回忆道,一个月后没有训练,韧带就变硬了,自己也跟不上训练的节奏,他只好每天给自己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最终赶上了训练进度。

  问及这次获奖感受,刘鑫宇“凡尔赛”地说:“如果说‘运气太好’未免显得太骄傲,说到底,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刘鑫宇打算把奖金存起来,留作纪念,对于未来,他说:“路还很长,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好。”

  “和‘科技创新’做朋友”

  岳麓区实验小学(西校区)五年级学生黄奕婷还有一个外号:科普使者“小奕奕”。

  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寒暑假,黄奕婷都和哥哥在长沙多个社区做科普志愿者,教小伙伴如何做水火箭、足球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小制作。2021年5月,她把喜欢科学、喜欢做手工的小伙伴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梅溪湖科技少年团”,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们都聚在一起学习、运动、做实验探究,还把自己做的小发明、小制作进行义卖。

  矫正坐姿护眼提醒仪、收发作业机器人、安全铅笔帽、“纸箱重复利用的创新设计与探索”、全地形搜救机器人、水陆无障碍起降无人机等等都是黄奕婷的发明作品。“所有的创意都来源于生活。我一旦发现生活中不完善或不安全的物品,就会想办法去解决去创新。”黄奕婷告诉记者,科技创新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像是科学家的事,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多动手,并和它交流,就会发现它愿意和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朋友。

  长沙市教科院院长聂庭芳表示,长沙孩子在各大赛场频频获奖,是长沙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长沙教育这样的美好风景,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400-888-8888

扫一扫,关注我们